来源:网络 作者:BUTI_SUN 2017-09-18 16:11:03
其一是“会”听课。
听课中要会进行想象和记忆。“想象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化学和物理的研究角度不一样,物理主要研究宏观物体的运动,而化学则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对于整个宇宙中的客观物质,大到天体,小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无不与化学有关。生活中很难找到一种与化学无关的客观物质,包括我们人体。其中那些微观的、肉眼看不见的,需要我们进行想象思维才能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微观物质的表象,如:分子、原子到底是什么形状,谁也没有见过,上课老师也拿不出单独的分子、原子给你,怎么办?其实,如果我们大胆地去想象当一个物体无限小的时候,它是什么形状已不重要了,或者说它已接近于一个球体。这种“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中,“想象”是桥梁。
除了在这样想象的基础上去记忆,对另一些不能想象、相互间联系不大的但又需熟记的内容,如:物质分类、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等,我们可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对比记忆(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分段记忆(1—20号元素符号分段法)、口诀记忆(化合价口诀)等。这样节约记忆的时间,效果也长久。
听课中要会善于观察与思考。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你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要学会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利用看、听、摸、闻等一切感知手段,全面地进行观察,并主动尝试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思考这些实验解决了什么问题,如观察木炭、硫、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注意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异同,注意操作中的细节——玻璃片、缓慢伸入、产物检验、铁丝的螺旋状、前端的火柴、瓶中留存的水等,明确总结出这样的规律——燃烧需有氧气参加,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燃烧一定会生成新物质,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018年西安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理化 | 政史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