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7-11-16 14:07:01
让孩子从小懂得生活的艰辛
我们希望把人们培养成生活上强有力的、能耐劳苦的和积极的人。因而我认为体育在学校中应占较大的地位,这不是口中说说而已,而且事实上如此。
——加里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应该说每一个父母关爱自己的孩子,呵护自己的孩子都是毫无保留、无怨无悔的。但是,我们的孩子能体会得到父母的这一份浓浓的爱吗?有很多孩子不知道父母每天的工作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父母的收入是多少,不了解父母生活的艰辛,又怎么能主动有感恩的意识呢?
有不少孩子的父母薪水很微薄,他们或者是跑摩托的,大冷天在外载客,而两只耳朵常常被冷风冻得通红;有的家长在菜市上卖蔬菜,每天都要很早起来进货,起早贪黑地为生计忙碌;还有的家长做烤鸭,租的房子集作坊、住宿于一体,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来供养孩子,但是,孩子一点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一边大手大脚地花钱,一边埋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本事。
吃晚饭时,桌子上没有他们爱吃的红烧鳝段,他们便把小嘴噘得老高,满脸的不高兴,任爸爸妈妈怎么劝说,就是以不动筷子提出抗议。
这让我们感慨颇深,也让不少家长反思,父母含辛茹苦地承担整个家庭的重担,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为什么对亲生父母没有感恩之情,从没有为家长想一想、为家中尽一份力的心思?
或许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太好了,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根本体会不到生活的艰辛了。
在这个经济空前活跃和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幸福的孩子们再也不会像他们的父母或者父母的父母们,为了买一本字典,要扒遍垃圾箱搜集几十支牙膏皮;为了买一套自己喜爱的小人书,要在课余割上一个夏季的青草;为了一支棒冰,要顶着太阳捡满一草帽壳的麦子。他们需要什么,父母总会尽量满足,而不管自己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殊不知,孩子的感恩之心就慢慢地在家长的过度关爱中泯灭了。
要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感恩之心,父母不仅要对孩子进行口头上的教导,更重要的是要孩子适度“贫困”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不管父母有着多么高的收入,也不管家庭的物质条件多么的富裕。
有一个10岁的儿童,家庭条件并不宽裕,而且母亲最近下岗了,而他一点不知道父母挣钱的不易,盲目与别的孩子攀比,别的孩子吃什么好吃的,穿什么名牌,他一定让父母给买。父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对孩子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让他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马路上卖报纸。
2018年西安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理化 | 政史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