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7-11-16 14:03:58
开学的时候,家长们最是头疼,平时工作就够忙的,晚上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可现在的“熊孩子”啊,就不听!就不听!就不听!一会玩手机,一会打瞌睡,1个小时的作业非要做3个多小时,弄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还不想起,这可咋办啊?
这真是许多妈妈们的心声。是啊,这些熊孩子们真够让我们心烦的,不过仔细想想,孩子们也没啥错,谁整天想学习、做作业啊,我们小时候不也想着跳皮筋、丢沙包吗?所以,家长还真得理解孩子。
“可理解他们学习咋办?不能整天不完成作业吧,班主任不得天天打电话啊!”
其实,让孩子专心写作业并不难,父母只是没找到他们的真正需求。
“孩子的真正需求不就是玩吗,什么都不做他们才开心!”
你只说对了一半,孩子的真正需求并不只是玩,他们还不想因完不成作业而受到老师批评。
也就是说,他们也想既满足了自己玩乐的需求,还能顺利完成任务,得到老师的肯定。
既然了解了孩子的需求,便来分析需求
分析前必须要明确主次,到底哪项需求才是孩子的主要需求呢?
“肯定是玩啊!他们最爱玩!”
不对,他们爱玩不假,但如果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们很难开开心心的玩。据一项统计发现,大部分孩子在做作业时玩手机、游戏等的水准都只是平均水准的76%,这说明孩子在没完成作业时并不能集中精力、完全放松的去玩,他们只是在拖、在逃避!
为什么会拖拉、逃避呢?
有三个原因:
1、不会做
遇到了难题,暂时解不开,大多数孩子就觉得烦,先玩一会吧。可家长们要说了:“他们不会问吗?”可以啊,但很有可能得到的是你的一句:“这都不会做,上课听讲了吗!”当然,您也可能不会说,只是耐心的跟他讲,但同样会在孩子脑中产生一种“这题我不会做,妈妈会不会觉得我笨”的自卑感,所以在这种痛苦来临前,他会选择逃避一会,先歇歇吧!
2018年西安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理化 | 政史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