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BUTI_SUN 2017-11-08 15:07:43
各地中考改革方案陆续出台,牵动了不少家长的心。学生的课表变了、上课形式变了、上课内容也变了。中考改革所释放出来的信号;也让家长们感觉到,目光不仅要放在书本里,还要看到书本之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应新的考试形式,更容易脱颖而出?快看看下面这6种最容易考出好成绩的学生吧,请转给孩子收藏!
(一)思维活跃、善于知识融通的学生
实际上,孩子掌握知识和未来进入社会,学科之间的边界在某些学段是模糊的,而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所以,具备各学科各版块知识融通能力的同学更符合时代潮流。
中考中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方法选择、解题时间长短,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因此,能够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未来善于穿越学科边界、进行方法的融通并且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学生,更适应改革的方向。
如何应对?
鼓励学生在初中阶段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于迎战新中考的学习是有好处的。适应中考,孩子一生的成长,以及素质教育,这三张“皮”应该是合在一起的。
(二)广泛阅读、完整读原著的学生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阅读能力成为试卷考查的重点。结合阅读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卷中,而且在理综、文综等多个学科都有不同程度地加大。语文卷作文中,涉及到了古今中外名著,考生完整地读过和没有读过,最后的成绩绝对是不一样的。
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学生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阅读量的加大很好地贯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的精神,向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及家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靠死记硬背和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
如何应对?
要想让学生多读书,家长就要从自身做起,同时,要教给孩子速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学会深度阅读,不断丰富并积累知识和能力。
(三)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这也意味着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如何应对?
学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重视学习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提高所学知识的应用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孩子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创造出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为丰富学习方式提供支持。让孩子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做中学”。
2018年西安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理化 | 政史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