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7-01-12 15:49:22
是应当这么叫它。看,那些新建筑多么美,又多么有意义啊。图书馆,博物院,大学,工厂,剧院……这表现着积极生产与文化繁荣啊。
在东部,我们看见了林、牧、农、渔,一部分工业和文化建设。看什么都令人兴奋:这是因为内蒙古的十多个民族,都亲如兄弟,携手向社会主义齐步前进。人人感谢党与毛主席的民族政策!不论是清代的帝王,还是国民党政权,总是用分而治之的手段,分裂各民族。民族不团结便没有反抗压迫的力量,也没有移山倒海的建设的力量。今天,各民族一齐翻了身,一致拥护党、爱戴毛主席。这就有力量建设起来一座东西长二千四百多公里,南北五百到一千公里的北方乐园。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将来呢,各民族必定会永远同心同德,永远谁也离不一谁。是呀,我们看见了各族人民在同一工厂,同一块田地上亲密地愉快地劳动,也看见了各族的儿童在一块儿读书,在一块儿玩耍。我们看见了文工团里的各族演员,同台欢快地表演歌舞。我们看见了京剧团表演的以蒙古族故事为内容的大戏。我们看见了各族的基层与各级的干部,学校教师与教授。每一民族都有了自己的干部与人材,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
在呼和浩特,我遇见不少老朋友,彼此都欢喜得要跳起来。诗人纳·赛音朝克图风由乡间回来,拿着他的诗集,塞到无手中,不多说什么,而眼中露出深挚的友情。小说家乌兰巴干更健壮了,总是笑容满面地陪伴着我们。名歌手琶杰老夫子还是那么硬朗,见着我们就编了一段热情的欢迎曲,自拉自唱。老友哈扎布的民歌唱得还是那么迷人,给我们唱了好几次。京剧团的青年演员大多数是中国戏曲学校的毕业生,在这里欢快地服务、钻研、成长。还见到许多文艺界、教育界的朋友,恕不一一提名道姓了。
在这里,正如在东部各地,遇见的文艺界朋友总是谦逊地说:我们的水平不高。其实,我们一路所看到的戏曲、歌舞等等,水平都并不很低。以言戏曲,不管是河北梆子,还是京剧、评剧、晋剧,不论团体大小,都表演的非常认真。这是一种可喜的新风气。由这个风气可以预见明天的发展。内蒙古人民所喜爱的二人台果然是可爱。它的老底子厚,有丰富的唱腔与活泼的舞蹈,所以几年已经有了很好的新发展,编出不少值得保留的节目。以言歌舞,都多少保存着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内蒙古歌舞、音乐有深厚的传统,若能更进一步地深入挖掘,精心钻研,当更出色。更值得提到的是内蒙古已有了一些们自己的作曲家与舞蹈,所以几年来已经有了很好的新发展,编出不少值得保留的节目。以言歌舞,都多少保存着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内蒙古歌舞、音乐有深厚的传统,若能更进一步地深入挖掘,精心钻研,当更出色。更值得提到的是内蒙古已有了一些位自己的作曲家与舞蹈的编导者。也顺便说两句:据京剧界朋友们说,他们急需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来传授本领,剧团也需要充实角色,才能成龙配套,编演更多的新戏。
我们参观了内蒙大学。在东部各地,我们每天早晨看到各民族的男女儿童说着唱着去上学。有什么比这个更美丽呢!在呼和浩特,我们又看到各民族的男女青年一处受到高等教育!我不愿多说什么,我只请大家想一想:历来的统治者对于人民,特别是对少数民族的人民,不总是采取愚民政策,以巩固自己的政权么?内蒙古人民身受其害者久矣。只有在今天,这里才能够有大学!在新城,我遇到一位满族老太太,他的儿子就在大学里读书。他说:恁我这人苦老婆子,作梦也梦不到儿子会上大学呀!我想,这句话可谓道尽各民族的父母心。那么,就叫我们一齐感谢党的民族政策,也就无须详细地形容内内蒙大学的美丽了吧。
工业基地
我们恋恋不舍地向呼和浩特告别,同时又极兴奋地西去包头。
北枕青山,南面黄河,这是包头的气势!
旧城与新区相距四十里,一条敞平的笔直的大路把它们接连起来,又是何等的气势!
据说,当初只有行道树六十三棵;今天,不但四十里的大路两旁绿木成荫,而且往哪看,哪边都有新的树林。难怪电线上落着那么多的燕子,房子多了,树木我了啊。新区原来是什么也没有的一片荒地!
比树林更好看的是烟突林。旧包头原来不过是货物聚散的码头,担不到工业。远远望见了烟突,心中就跳得快一些,我们有了工业,这原来只有八九万人口的地方,居然从无到有地建设起一个新的钢都。为钢都创造条件,所以连旧城外也有了不少烟突。反转过来,有了钢铁,又带动别项工业的发展。烟突如林是新时代最美的美景!
我们谁也不懂钢铁工业,可是在还没到包钢参观去就都屡屡向那边望,看看那边冒着的浓烟,心中就万分兴奋。我们是这样,就可以想见包头人民与内蒙古人民该是怎样自豪,怎样包钢而拿出一切力量了。
我们去参观,看到了出焦,登上了高炉……我们的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既想歌唱包钢与内蒙古,也想赞颂伟大的祖国。是呀,在党与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祖国各地区都渐次有了自己的工业体系,连这原是一片荒沙的地方,都有了这样现代化的钢铁企业。不管我们十几个人对重工业建设怎样外行,我们也会看见祖国前途的无限光明!
我们越看不懂,才越觉得那些位专家与工人同志们的可敬可爱!他们是多么不平凡啊,以他们的智慧、热情与辛苦的劳动,建设起这么大的企业来!真是:
跃进边城起壮图,从无到有建军钢都,光芒天外三千丈,霞蔚云蒸七宝炉!
我看见了、介绍了一些内蒙古风光。千真万确,这是一片大好风光!我看见的不很多,介绍的更欠详尽,但是多少总可以使人看到内蒙风光绝对不尽是“天苍苍,野茫茫”,而是青山白水,开扩胸襟,工家林牧俱兴,文教卫生齐进。
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二十年代至抗战前,历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员、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并从事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到武汉,参与“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筹备工作,并任总务部主任。抗占胜利后,到美国讲学并进行创作。1949年应召回国。曾任政务院文都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老舍著作丰富。主要作品有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女店员》、《全家福》、《西望长安》等。他还写有许多其他形式的文艺作品。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幽默,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摘自: 《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3日
2018年西安中考各科真题及答案 |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理化 | 政史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